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快讯  |  正文

2023年中国现代史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探索”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10-28 作者:  来源:桂子山史学  访问次数:

10月21至22日,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现代史学会年会在华中师大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年会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承办,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探索”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7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期刊界的150余位学者参与研讨。


10月21日上午八点半,会议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开幕式。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彭南生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办校历史,此次会议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举办,在促进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党建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深入推动中国现代化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张太原教授首先转达了谢春涛会长的致意,并指出此次年会切合时代主题,会议的召开将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朱英代表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致辞,他对历史学科的发展史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也回顾了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章开沅先生带领团队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史展开研究的历程与成果。开幕式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郑成林教授主持,他同时转达了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对本次年会的祝贺。



开幕式结束之后,先后进行了第一场、第二场主题演讲。

第一场主题演讲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学术顾问柳建辉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虞和平作了题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研究的几点想法》的报告,认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研究需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转主线”;二是“开新变”,三是“调方法”。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学术顾问陈廷湘的报告《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失误与教训》对清末民初中国在政治现代化路径选择上的失误进行梳理,指出无论是清廷被动式构建的有限开放“政治公共领域”,抑或孙中山通过武力构建的“政治公共领域”皆未能发挥实质性的效能,武昌起义后所形成国家政治空间结构任务留给了后来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中国现代史学会学术顾问白云涛所作《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议题中的“六对关系”即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现代世界文明的关系进行概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黄道炫的《中共革命的系统》剖析了系统思维与方法在中共历史上的独特作用,在毛泽东的促动下,系统论思维在中国共产党内得到推广,系统思维与方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左玉河报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内外动力与两难困境》强调中国早期现代化由内外两种动力推动,前者系指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后者即为西方列强的强制性侵入与西学东渐,西方列强的扩张阻扰中国现代化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客观上带来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俞祖华在《革命至建设时期中共“新中国”话语的变迁——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中指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党的构想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为过渡,进而发展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将来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或“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场主题演讲由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朱英主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所作《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立足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理路,围绕产业结构、管理成本、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将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式近代化所带来的启示归纳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潘洵的《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大后方党的工作方针确立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廓清了中国共产党对大后方的重视程度,指陈中共在大后方所开展的著有成效的工作为抗战胜利后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及新中国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黄正林的《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财经政策的争论与转型》考察了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围绕货币发行与否、财政与货币的关联性、运盐问题而展开的争论与转型过程。

辽宁省社科院原党组书记、教授戴茂林所作《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派往东北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考订了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派往东北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具体名额。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陈先初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术论争和学术思想的演变》指出,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政府注重扩大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在对学术思想更新,凸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社会的支配地位之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上海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上海立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程程的《社会生活史视角下工会工作——以上海小三线八五钢厂工会工作为例》通过梳理社会生活史视角下的上海小三线八五钢厂工会工作,分析和总结其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对当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第三场主题演讲在22日上午进行,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少军主持。

南昌师范学院院长、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张艳国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中指出在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新文化使命的内在逻辑,精准掌握新时代新文化建设内涵要素有机统一,科学运用新时代新文化建设的原则方法。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成功伟及其研究生蔡强所作《20世纪上半叶国术教育的推行及其困境》在汲取既有研究之基础上,对20世纪上半叶国术推广情况进行爬梳,着重以国术教育为线索,探讨传统武术在近代社会中的影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三农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杨瑞的《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之社会科学转向》试图回到新文化运动发生、演化的历史“原场”,从基于事实联系的实证研究,试将思想还原于历史,以便发现和体认其渊源流变的整体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瞿骏报告《雕刻革命:情感维度与中共党史研究略论》分析了情感维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关联性,海量原料决定了研究者具备雕刻革命的基本条件;历史过程决定了雕刻革命有基本图样;变化增减的原料与新的思考、解释维度则让革命的不断雕刻具备可能性,情感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张凯的《科学的限度:浙江大学湘湖农场与近代乡村建设(1927-1937)》通过考察浙江大学湘湖农场的建设进程,披露国民政府在基层社会建设过程中理念与实践间的落差,进而展现大学在近代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与困境。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尚季芳报告《国难思良将:抗战时期霍去病形象的再塑》,揭示国难时期的寻根意识是精神救国的重要体现,亦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表达,是动员民众的一种有效路径。


21日下午举行了分组讨论。本次年会共设五个分组,讨论论文共计79篇。第一组总共讨论了16篇论文,讨论议题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第二组一共讨论了16篇论文,主要集中在中国革命史领域,关涉革命叙事与概念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危机应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抗战史研究等方面。第三组讨论了15篇论文,讨论时段横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涉契合大会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涵盖近现代思想史、经济史等多维领域。第四组讨论了16篇论文,涉及近代财政货币金融史、近代海关史、近代职业团体及近代行业经济的研究。第五组讨论了16篇论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证,包括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22日上午10:20,本次年会的闭幕式正式开始,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魏文享主持。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刘建民、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教授李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海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杰、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胡勇作为各小组代表依次进行总结发言。大会评议阶段,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王奇生教授首先回顾了个人的研究历程,再重点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与贯通研究问题、现代化的国际比较问题、如何加强共和国史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张太原主持学会表决事项及闭幕致词。经过学会理事会提名、大会表决,学会新增理事57名。张太原教授同时代表主办方对所有与会学者及会务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至此,2023年中国现代史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探索”学术讨论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