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快讯  |  正文

“桂子山史学讲堂”纪要丨马敏:从晚清城市“公”领域的转型看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3-02 作者:全秋红  来源:  访问次数:


2022年2月24日,“桂子山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第一讲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五楼会议室举行,并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同步直播。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担任主讲人,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教授主持。



马敏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晚清城市“公”领域的近代转型及观念变迁——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历史侧面》。

在报告开篇,马敏教授综合学界关于中国传统“公”与“私”的关系以及“公”领域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认为与“私”相对应的“公”,大致有两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实指意义上的政治形态的“公”,二是虚指意义上的观念形态的“公”。公私之间的对立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便是国家至上,民间社会被严重压缩。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下,理论上不可能有西方式的“公共领域”产生的余地。但在事实上,若干社会和历史因素,如地理和时代因素、宗教因素、家族与宗族因素,使得处于夹缝之中的中国式“公”领域有其生存空间。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官府对地方管理政策的调整,介于公私之间的地域化的“公”领域开始成为一种突出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城乡社会中。马敏教授认为,我们过去过于关注中国在西方影响下的“近代之变”,相对忽略了从前近代一直延续到近代的中国社会内部的“自身之变”。

马敏教授接着指出,晚清城市“公”领域的近代转型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19世纪中期至晚期、20世纪头十年以及民国早期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前两次转型的表现与特征,由此可看出两次转型的不同性质及区别。

在讲座内容的第三部分,马敏教授讲述了近代公共观念中带有普遍性的“公利”观、“公德”观、公益观的产生与发展,认为近代公共观的形成、发展同近代“国民”观的形成密不可分。

最后,马敏教授从晚清“公”领域与“公”观念演变过程中启发我们只有从中国自身历史和文化语境出发,通过细致地探源和梳理,才能够建立起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发现一条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马敏教授的报告结束后,吴琦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认为本次讲座的内容具有深度的思考和大的关怀,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叙事相结合,在观点和结论的概括上也十分精准,非常具有启发性,值得我们学习。

会议最后,现场及线上平台的老师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和学习心得,氛围十分热烈。至此,“桂子山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第一讲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