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李明慧老师于2023年1月至7月前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进行了6个月的访学交流。以下这篇文章是李明慧老师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访学总结报告。
访问学者:李明慧(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师)
访学时间:2023年1月底至7月底
奖学金:劲牌奖学金
从2023年1月27日抵达至7月23日离开,我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度过了六个月的访学时光。在这六个月中,我根据研究需要搜集、整理了一批英国医疗传教士的档案文献,查阅了与医学史相关的英文学术著作,最后在研究所完成一场报告,并就不同话题与研究所内外学者交流,收获十分丰富。这次访学能够顺利进行,得益于许多帮助。我想感谢中国湖北劲牌有限公司的赞助,以及李约瑟研究所同仁给我的学术启发。同时我想感谢章开沅文化交流基金会的资助,以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历史文化学院的支持。
本次访学的收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从搜集原始档案的方面看,我在数个机构查找搜集了有关晚清民国时期不同地区的医疗、疾病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包括1)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档案室所藏有关伦敦会医疗传教士在华中地区的年度报告、信件和会议记录;2)剑桥大学图书馆珍稀图书阅览室有关19、20世纪英国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书籍;3)爱丁堡大学图书馆档案室所藏在华苏格兰传教士保存的报告、海报和画册;4)李约瑟研究所网站上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李约瑟和李大斐夫妇在中国的旅行日记(电子资源);5)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藏与中国医疗史相关的出版物。这些资料的侧重点各不同,但它们能从多个维度展现医疗知识技术随同人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传播、落地及影响,使我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思路。
在查找档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与我曾关注的一位传教女医生相关的档案,并开始集中阅读她的报告和书信,最后以她的资料为基础在研究所做了题为“A Woman Doctor’s Story: The Medical and Missionary Work of Hilda Byles in China, 1907-1931”(6月16日)的汇报。虽然这项研究尚未成熟,但在场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指出了我未关注的点,给我很大启发,让我十分感激。更令我激动的是,在汇报后我有机会与两位学者专家进一步交流。劳埃德(Geoffrey Lloyd)教授慷慨展示了其父于20世纪10和20年代在伦敦学医时期的教科书,并向我解释这一时期其父学医、从医背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Laurence Croft先生则向我展示了一批其搜集的在华传教士历史照片,并与我分享其研究成果与心得。他们指出的问题都值得我在未来进一步消化和考虑。
从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方面看,我在第二个学期(Lent Term)和第三个学期(Easter Term)参与了内容大不相同的各类研讨会。在学期内的每周五下午,李约瑟研究所都会举行一个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此报告与中国科技史相关的研究。得益于在李所访学之便,我有幸聆听了大部分报告。演讲者所研究的时段和专题大相径庭,报告风格也各具特色,我的确常有听不懂的感受,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也受益于与同事们的交流,我慢慢理解各类报告主题与科学、技术和中国社会的联系,这提高了我理解报告的能力。除了本所研讨会之外,我也根据兴趣参加过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亚洲与中东研究学院和历史学院举办的讲座和会议,由此了解各类研究之前沿动态。
此外,我还参加了两个读书班。第一个是由程思丽(Sally Church)博士组织的英语读书班,时间为每周日下午三到五点,阅读材料为各类与科技史、西方哲学相关的长短篇文章。这半年我跟随程博士学习,阅读了许多有趣的文章,学习了新概念,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哲学对古代医学的影响,并且对哲学产生兴趣。第二个是由ArthurHarris博士领读的“黄帝内经”读书班,时间为每周三(第三学期)上午十到十一点,成员以唐代王冰注解的《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进行阅读、翻译、解释和讨论。在这一学期的阅读中,Harris博士适时对相关概念和内容作解释,劳埃德教授常将我们所读的内容与希腊医学做比较,而其他同事也根据研究专长来讨论相关问题,研讨气氛十分活跃。该读书班让我对这本经典产生兴趣,而且让我重新思考连通古代和近代史料的重要性。我很高兴能借着读书的机会与同事们深入交流,也从中意识到我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联系。虽然在短期内我对这些新领域的理解还比较浅,但希望未来有机会继续探索,从而深化研究并改善教学。
这次访学经历对我而言意义特殊。一方面,这是我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以学者的身份出国访学,不仅要考虑如何为个人的研究搜集史料,也要考虑如何将所学所得融入未来的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另一方面,这是我们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后首次大范围的开放跨国学术文化交流,我带着试探的心态来到剑桥,却得到了超乎预期的收获。疫情无疑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交流甚至思维方式,但我能感受到疫情过后大家对线下交流的热情,以及对继续推动跨国学术交流的热心。总的来说,在这次访学中我获益匪浅,我也将系统整理访学收获,以推动今后的科研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