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史研究室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介绍  |  政治史研究室  |  正文

彭 剑

发布时间:2020-07-23 作者:  来源:  访问次数:


 

男,湖南宁乡人,1975年出生。1995~2005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2007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7月入职本所。2011年10-12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17年8月~2018年8月,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招聘外国人学者”。


书籍

1、《清季外官制改革研究》,与刘伟、肖宗志合著(本人为第二作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2、《章开沅口述自传》(本人为整理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清季宪政大辩论——〈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论战研究》,独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清季宪政编查馆研究》,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5卷),与严昌洪合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论文

1、《1904年张謇推动清廷立宪的努力》,《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2、《一省之议会:咨议局性质发微》,《安徽史学》2015年第6期。

3、《“乙全本”不是“李汪宪草”》,《史学集刊》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中国近代史》2016年第1期转载)

4、《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督抚群体对“两层办法”态度新考》,《近代史学刊》第1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5、《辛亥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大陆学界60年来的探讨与我们的思考》,《共和维新——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论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革命に対する揺らぎ_唐璆の生涯における革命への参加と拒絶》,《グローバルヒストリーの中の辛亥革命》,日本孙文研究会编,汲古书院2013年版。(此文的中文版为《拥抱革命也不容易——唐璆一生对革命之迎拒》,《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7、《为了世界的和平——从基督教仁爱观分析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际救援”动机》(与汤蕾合写),《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

8、《武昌起义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大陆学界对武昌何以成为首义之区的研究》,刊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基金会、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9、《杨度与晚清制宪》,刊于《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晚清史论丛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湘潭大学曾国藩研究中心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从政体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性质》,《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8期转载;人大复印《中国近代史》2011年第10期转载)

11、《也谈“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中的“甲残本”》,《历史档案》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1年第12期转载。)

12、《皇族内阁与皇室内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3、《抗衡民权与清季行省会议厅的建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中国近代史》2010年第8期转载。)

14、《唐璆与革命派论战述评》,载唐晋源、唐晋湘编:《唐璆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

15、《〈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论战述评》,《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4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书写者的暴力——清季革命、君宪两派论战背景下妓女形象的扭曲》,《近代史学刊》第6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宪政编查馆与清季宪政改革》,《近代中国》(第19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第二次倒孙风潮新探》,《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9、《与孙中山论战的“平实”系唐璆考》,林家有、萧润君主编:《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博士论坛论文选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清季预备立宪九年清单并未宣布开国会年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21、《清季外官制改革中幕职分科治事补证》,《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2、《刘士骥案与保皇会内乱——基于〈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的探讨》,《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3辑(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23、《杨度在宪政编查馆任职新考》,《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24、《仿日立宪与清王朝的命运》,《天府新论》,2006年第6期。

25、《被忽视的一幕历史真实——南京保卫战期间唐生智利用外侨谋求休战始末考析》,《长白学刊》,2006年第3期。

26、《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外侨对日本人的态度》,《创伤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与战时中国社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27、《孙中山与新加坡两报论战》,胡春惠、薛化元主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出版。

28、《两个边缘人的论战——陶成章与平实论战述评》,《光复会与民族觉醒——纪念光复会成立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29、《爱邻如己·和平主义·效法基督——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传教士正义行为之思想源泉初探》,《近代史学刊》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30、《“二度失望”后的抉择——刘师复信仰无政府主义起始时间考释及其他》(与汤蕾合写),《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1、《仇日乎,反日乎——试析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传教士对日军之态度》,《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2、《被忽视的受害者——南京大屠杀中美国传教士的另一面相》,《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33、《角色紧张与南京大屠杀期间外籍人士揭露日军暴行的延误——兼驳松村俊夫的“暴变”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4、《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与刘家峰合写),载《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35、《由排满兴汉到民族自决——孙中山的对内意义的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史学专集。


其他文章

1、《君固当逸,臣亦不可太劳》,《南方周末》2016年12月15日,“文化解码”。

2、《名舰传奇序》,刊于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编:《名舰传奇——孙中山和中山舰的故事》,中国和平出版社2016年版。

3、《“敢为人先”章开沅》,《光明日报》2016年7月28日,第10版。

4、《也谈辛亥革命是一场共和革命》,《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12年第3期。

5、《我们愿为中日友好而努力——介绍几位日本青年的“读后感”,《华中师大报》2012年10月15日,第4版。

6、《“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署名“会议学术组”,本人在会议学术组排名第二。)

7、A synop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hundredth anniversa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与严昌洪合写),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ume 6, Number 1, June, 2012.

8、《怀念野泽丰先生》,[日]久保亨作(本人翻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21日,第18版。

9、《辛亥革命的破与立》,《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3期。

10、《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换届大会纪要》,《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11年第2期。

11、《百年前的汪精卫暗杀载沣案》(与汤蕾合写),《中国经济》2010年第11期。

12、《追求和解与和平——章开沅教授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0年第3期。(此文后收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章开沅学术与人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辛亥革命研究之当为与可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2日,第7版。

14、《浅谈“课内实践”的几种形式》,屠静芬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优秀课例案例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15、《首届辛亥革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综述》,《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7年第4期。

16、《论文要“做深”、“做细”:章先生的反复告诫》,华中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研究所编:《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章开沅先生八十华诞纪念集》,2005年9月。

17、《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与罗福惠合作),《浙江学刊》2005年第2 期。

18、《“纪念科学补习所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侧记》,《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4年第4期。

19、《〈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简介》,《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2年第4期。

20、《一部研究辛亥革命中非正统组织的新作——胡国枢著〈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评介》,《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2年第4期。

联系方式:QQ:184053875;微信:changchonglaohan。邮箱:changchonglaohan@126.com

上一篇: 施纯纯

下一篇: 章博